【必克少兒英語】美國老師不外傳的英語閱讀技巧分享給你。英語閱讀,是增加學生詞匯儲備、提高閱讀能力和學科素養的最有效的方法。在美國,小學教師都十分重視學生的閱讀,經常讓學生們圍坐在桌子旁或地毯上,拿著一張“圖表”一邊閱讀一邊“做任務”,有效輸出。
今天,我們就從閱讀前、閱讀中、閱讀后三個階段,分別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美國小學老師在閱讀教學中經常用到的圖表法:
第一階段:閱讀前準備
KWL圖
KWL圖表由三部分組成。K代表 What I Know(我已經知道的知識)。 W代表 What I want to know(我想知道什么)。 L代表 What I have learned(我學到了什么)。在閱讀開始前,可以先準備一個三欄表格,分別寫下三個標題:知道、想知道、學到。預習時,問他們已經知道的關于這個話題的知識。在預習后,問學生想要知道的內容,并記錄下來。閱讀后,在最后一欄寫下他們已經學到的東西,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思路。
5 senses / 五感圖
5 Senses 就是我們常說的看、聽、摸、嘗、聞五種感官。美國老師上課時,在讀到某段文字,常常會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里呈現出故事的情景,用感官來體會書中的人和事。
5W+1H表/提問和判斷
5W+1H是美國小學老師最常用的表格之一,用在閱讀課上非常有效。讀完一本書或一個故事之后,可以讓孩子回答老師制定好的5W+1H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5W+1H問題。
這個過程通常分三個步驟進行:
1. 根據書中的信息。
2. 結合自己的背景知識。
3. 帶著心中的疑問,最終做出合理的推斷。
當學生根據5W+1H做預測和推理時,老師適時的提問很重要。我們可以問問他們:“你為什么這么想?”,“是什么讓你做出這樣的判斷?” 這樣一來,我們就能了解他們的思維過程,是空穴來風,還是經過縝密的思考。
Story Map也是美國老師在閱讀課上經常會用到的,用來概括故事的主要人物、地點和情節。有點類似于我們的“故事六要素”:
Characters: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誰?
Setting:故事的背景及發生的場景(時間,地點等)
Problem:故事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Plan:主要的事件和情節。
Solution:如何解決主要矛盾?
第三階段:閱讀拓展
閱讀完成后,美國老師會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進行聯系。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自己思考、比較、判斷、評價。這才是閱讀更深層的意義。Venn Diagram / 維恩圖
維恩圖又叫文氏圖,主要是用來進行對比和比較,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在閱讀教學時,教師都希望學生通過聯系實際生活,更好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情節。在教學生建立聯系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Text to Text :建立故事與故事之間的聯系。比如:“這本書讓我想起了之前讀過的...”"故事的主人公和之前一本書中的主人公很像,因為..."
Text to Self:故事和自己的聯系。比如:“我知道故事主人公是怎么想的,因為這樣的事情也曾經發生在我身上”,或“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
Text to World:故事和世界的聯系。比如:“這樣的事情在80年代的時候發生過”“這個問題就是我們現今社會所面臨的”……
美國老師從小學一年級就會鼓勵學生閱讀多題材的文章,用一個維恩圖來進行對比和比較,讓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它們的異同,強化思維訓練,有邏輯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
推薦一家在線少兒英語培訓機構給你,性價比高,師資強悍,服務周到!
1、固定的歐美老師,師資力量屬于一流行業。老師們來自母語為英語的歐美國家,畢業于高等學府,有國際認可的TESLO證書和多年的教學經驗,師資方面是絕對有保障的!而且固定的老師,大大減少了孩子適應老師的時間!
2、專屬的助教老師,必克英語的助教老師會全程安排孩子的課程,輔導孩子學習,定期的反饋孩子的情況給家長,分析學習報告,調整孩子學習計劃。這樣大大的省了不少家長的心。
3、個性化課程,必克英語有個專門給孩子的英語水平測試,再根據孩子的英語水平和興趣量身定制課程,讓孩子的興趣之中,慢慢沉浸在英語中,慢慢掌握英語。
有興趣的家長可以帶上寶貝體驗一下,這是官網的試聽課:【http://www.rjcnn.com/daily/?qd=king】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結束了,如果你喜歡可以給我們點個贊嗎?如果你有更好的教學方法,不妨留言給我們哦!
推薦閱讀:
學好英語,你可以從事哪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