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往往就是在英語聽力方面卡住,不是學不好,是找不到好的辦法,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就是分享幾個有用的提高英語聽力辦法,如果你忙,可以直接翻到后面看方法。
01
我想說明一個問題先:為什么母語使用者基本上不存在聽力問題?
就像我們學語文,從小到大,學過閱讀、作文,甚至演講和辯論,但沒聽誰上過一門中文聽力課。
我們做過聽寫,但那只是為了考你詞會不會寫,并不是看你對語音素材聽沒聽懂。
母語使用者不學聽力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口語好的人,聽力不成問題。
如果你的口語或者寫作表達練的很好,那么聽力就能自然而然地出色。
02
但外語學習者一個普遍的現實問題是:提升口語和寫作能力在短時間內很難做到。
于是,我們討論的重點其實變成了:對于一個口語和寫作都不太好的人,有沒有辦法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聽力水平?
好消息是:有。
03
具體方法一會兒會講,別急,我覺得有必要先把握搞定聽力的原則。
原則就一條:要用腦子。
別生氣,很多人練聽力真沒用腦子。
很多人做聽力練習時(包括我自己也走過很長時間的彎路)基本上處于“磨耳朵”狀態,說白了:把英語材料放成背景音,腦子里不考慮聽到的內容是什么,只是期待聽久了自然而然地能聽懂。
(周圍有人說:這不就是培養所謂的語感么。但這其實偷換了語感的概念:對語言發音的感覺≠對語言內容的感覺。)
事實證明,過了很多年后,這些“磨耳朵”的人,聽力沒有明顯提高。意外收獲倒是:對于別人的發音是美音還是英音,念文章時候如何抑揚頓挫,“語感”倒是把握得極好。
所以:磨耳朵可以幫助糾發音,但提高聽力必須要靠開動腦子去搞懂內容,這個用腦子的過程,就是我說的邏輯。
04
聽力的邏輯,簡單說分兩步:一是聽懂關鍵詞,二是根據關鍵詞推導整個句意。
這句話的潛臺詞是:并不是所有的單詞都需要聽懂。
事實上,你在聽人家說話的時候,不可能把每個字詞都聽懂。
不管你對清輔音、失爆、連讀這些英語發音里的術語是不是搞得清,但凡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日?;蛘唠娪袄锩婵蠢贤庵v英語,不僅語速快,里面單詞發音很多都是含混不清。很多沒有實質意思的詞,比如to 啊 for 啊 the 經常是很輕地帶過,你聽都聽不出來。
不過還好,說話畢竟是一種連續性表達。拿掉其中一部分的內容,不影響我們對全貌的認識。
所以,聽力中你只需要把那些重點詞聽懂,剩下的就交給大腦做邏輯推理。
這些重點詞包括:謂語動詞,名詞,形容詞或者副詞。
或者我翻譯成大白話:干什么,誰來干,對誰干,如何干。
這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干什么和對誰干。
舉個很好理解的例子:我真tm想親手殺了張三。
這話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殺人(要干嘛),以及要殺的對象張三(對誰干)。
其他信息雖然有意義,比如真tm啊,親手啊,但不影響我們對核心句意的理解。
換到英語當中,我的建議就是聽動詞和聽動詞指向的人或者事物。
例如: I wanna kill Michael in no time.
最重要的意思就是動詞kill和他要殺的對象Michael。
05
重點詞聽到了,剩下的就是把詞串在一起想句意。
有人說,聽力一半靠聽,一半靠蒙。
我贊成。不過,蒙也有方法,就是邏輯。邏輯境界分三層。
第一層邏輯:語法。比如介詞(有的動詞和名詞之間一定要有個to啊for啊才成立),比如時態(如果過去發生的事情,那多半動詞后面得加個ed)。
語法結構越熟悉,越懂得怎么找到關鍵詞。比如,聽到I wanna, I think, as I tell,最好還有個停頓,就知道這是心照不宣的提示:我后面要發大招了,聽仔細。于是你屏息凝神重點聽下面的字句。
第二層邏輯:語境。這是條講政治的新聞,那我自然就有些跟政府啊、選舉啊相關詞匯處于待機狀態;如果畫面上是男主女主跳舞,我關于調情啊情調啊之類的場景詞就上調敏感度。
這一點對于要參加考試聽力的學習者特別有意義。考試前,先弄清楚聽力考什么。比如雅思,既有開頭部分跟你講怎么認路怎么入住的生活場景,也有后面給你一個大學講座的學術場景。不要一概而論自己雅思/托福聽力好還是不好,針對自己不同場景來側重:生活場景弱,對數字詞不敏感就多聽報數,是左拐右拐這些詞積累不夠就抓緊識記單詞;是學術場景困難大,那么新聞、Ted演講等等就可以多聽。
第三層邏輯:語感。到這步基本上人家有上句你都能接出下句來,越是套路深的表達(日常表達或者是新聞)越是如此。到這步時就很接近母語人士的聽力習慣:你已經可以預判對方要說的大致內容,并且可以對接上對方講話的節奏。
常有人問我這個問題:美語里面can和can't發音很像,但“能”與“不能”意思截然相反。聽力當中怎么辨別I can do this 和 I can’t do this。
我聽過很多對語音研究頗深的老師拿出清輔音啊失爆啊這些術語來說事,也有人說這兩句話抑揚頓挫有細微區別。
但是恕我無能,我聽很多美國人講出來的時候,慢節奏時能分辨,講快了就是聽不太懂。
這時候,我只能拿出中國老師屢試不爽的法寶:聯系上下文,在對付英語聽力上大大的有效。
06
最后,說練好聽力的方法。
四件事:背詞,精聽,朗讀,泛聽。
詞匯量是基礎。這個基礎越是牢靠,聽力提高越快。哪怕你對這個詞印象不夠深刻,只要你曾經背過,似曾相識,那么只要聽力練習再遇到,很快就能混熟記牢。如何提高單詞量的問題我們這里不展開講,不過日常閱讀(精讀+泛讀)和背單詞肯定對聽力提高有好處。
精聽,就是拿張紙,一支筆,聽一句寫一句。聽不懂,就把這句倒回來反復聽,十遍,二十遍,在所不惜。最后實在聽不懂的個中詞句,根據發音和邏輯,猜也要猜一個答案出來。
精聽有效,但累人,需要注意四點:
? 第一,選的素材別太難,大概讓自己能聽懂一半的差不多了。
? 第二,精聽素材可以豐富些,從新聞、脫口秀、演講到電影片段都可以,如果是應試前抱佛腳,建議就用聽力題(比如托福雅思真題,這些聽力內容都附了逐詞稿,便于訂正)
? 第三,素材篇幅別太長,一般一分半以內,聽寫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寧可每天十分鐘,也不要一次七十分鐘、一周聽一次。
? 第四,聽完以后要訂正,要做筆記,詞語和句式記下來。有老師講解很好,沒有的話也要自己去查詞典。之后有事沒事拿出來反復看,方法很土,但效果很好。
朗讀是為了讓詞句入腦走心??梢园丫牪牧夏脕碜x。注意要精聽完以后再讀,不然影響精聽效果。
最后說說泛聽。
泛聽不等于前面說的“磨耳朵”,泛聽過程中要動腦子,盡可能聽懂大意,但不要死摳字眼,即便有聽不懂的也先跳過或者速記一筆,等回頭再來查,不要讓自己的理解過程被打亂。
泛聽一次時間可長可短,10-30分鐘都行。建議可以用精聽材料,這樣語境和詞匯會比較熟。比如,你如果追美劇,可以拿其中一部分做精聽,剩下的做泛聽。
小編強烈推薦閱讀: